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章 卧槽,我等不及了

沈浩神识一扫,大概两万三千八百件瓷器。

还有碎了不少,也全部收进去。

不过,看样子都是民窑,也不知道价值几何。

但好歹也是雍正、康熙年间的,应该值点钱。

对文物这方面不是很懂,但有人懂。

那个肖然懂。

于是,瓷器全部收进了空间。

力量熟悉了后,在练一天估计就完事了。

还好这瓷器在水里几百年了也没事。

回到庄园,沈浩从空间里取出二十多个瓷器,让宋慕帕拉和阿拉贝拉清洗。

清洗完后,瓷器倒是真漂亮。

于是,沈浩选了一套杯碟,拍张照片发给了肖然。

肖然很快就回消息了。

“可以啊,好东西,居然是雍正年份的海捞瓷。

其器形及装饰延续了康熙时期的风格,只是在纹饰及青花呈色上更为清秀淡雅。

这一点,也符合雍正时期的审美。”

“价值如何?”沈浩只是关心价格。

“价格吗还行。

这一套估计具体3万人民币左右,甚至还会高一点。

根据市场行情,去年一套康熙青花鱼藻纹杯碟,在佳德拍卖行,以3.45万人民币成交的。

外销瓷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兴盛于宋元以后,比一般的外销瓷时间更久远。

其中外销瓷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品相最佳。

之所以叫外销瓷,是因为明清时期,瓷器是重要出口商品,是专为海外客户量身打造。

不仅销往东南亚、印度、波斯湾等传统市场,也销往欧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捞瓷在国际艺术品拍卖行市上出现以来,其拍卖成交价在不断上升。

而这“海捞瓷”是外销瓷的一个分类。

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去的十年,在越南的南海岸,历史上五艘华夏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其中打捞上来的清朝外销瓷最多。

所以也叫海捞瓷。

你这一套虽然是民窑,论精美程度不如官窑出品。

但其也有精彩之处,而且在如今赝品居多的环境下,海捞瓷其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其“真”。

很多海捞瓷是国外定制的,在国内属于首次发现,孤本。

因此非常有收藏价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